【桑植民俗】抓子儿,桑植长大的娃你玩过吗?

2021-04-14 09:04 来源:未知

  

      桑植各族重视教育,讲究从小抓起,从认识自己的肢体和周围的事物切入。诸如教幼童玩游戏,让其从中获取知识,得到培养。
 
抓子儿
      “抓子”是白族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游戏。他们四五岁时就学抓,一直玩到成年为止。
这种游戏,器材简单,来源容易,只要找颗小石子或果仁就行,或者锤五枚碎瓦片也可以。对活动场地的要求也很低,只要容得下三五个人的一块岩板或一小块平地,他们围起来,或蹲或坐,就可进行比赛。

 
      赛法分对手赛和分组对抗赛两种。抓的时候,一个一个地轮流进行。抓的步骤分品、接、抓。先将五颗小子放在手心,用劲往上一抛,再迅速将手一翻,让子落在手背上,这称作“品”。再往上一弹,再将手翻过来,让子重落入手心,称作“接”。接着,手松开,让子散落在地,再拾起一颗抛入半空,同时,拾起一颗或多颗子,翻手接住半空落下来的子,这便称作“抓”。抓的花样有多种。
如将手背上留一颗,往上一弹,再顺手抓起地下的子,手心向前于半空中将上弹后下落的子抓住的称为“招”;将子往上抛去,手板在地上拍一下后,拾起一个子以上,并同时接住落子的称为“拍;让上抛的子从拇指与食指叩成的圆圈中落下的称作“穿”。
      但不论哪种抓法,如果其间掉了子,就算“漏”,漏了就失去一次资格,轮到别人进行,如此循环往复。每完成一个花样,就以十计数,刚好凑成数为十的称“满贯”,可转下一种花样;若超过十,称为“破”,必须重新从头再抓。
      每轮比赛分若干个单项赛,一般多模仿动物的生活过程,以鸡为例,先通过平常的“接”、“招”之后,接着转入啄食、生蛋、孵儿、进笼等单项赛,谁先完成,谁就是胜者,输者要受到“打手板”或“撇绷子”(即用中指和拇指扣成圈弹额头)的惩罚。
      此外,还有“三四魁”的玩法,即一人边抓边唱,众人边看边和。词曰:“三四魁、魁三四,三四落,捡二关,二关落,捡小子,小子落,一把摸。”
 
结束语
      今天的内容就先介绍到这里,除了这项娱乐活动外,桑植人民还创造出了哪些特色的游戏活动呢,在之后的专栏中锦郎会一一带你了解,敬请期待!

内容节选自:岳麓书社《湖南白族风情》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