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俗】白族游神

2021-04-18 10:34 来源:未知

  


游神,是白族民间一项极为重要的祭祀活动,自元初起,历代承袭,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渐止,历经了近六百个春秋。游神,一般分两个时期进行:一是本主庙会时的小游神,二是每年春节期间的大游神。相传,白族民众之所以要游神,主要表示裔孙不忘先祖从苍山洱海跋涉远行、艰难创业的功绩,并借此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同时,通过庄严肃穆而又热烈欢快的游神活动,庆贺和感谢本主神及祖先赐福祛灾的庇佑之恩。三是用游神来显示本族人丁兴旺,团结和睦。所以,游神的仪式与议程,颇为隆重和严谨。

游神仪式由三元老司主持,一般分请神上马、游神、下马安神三个阶段。小游神只需一天,大游神的时间则需根据本族裔孙所居住的区域支祠和族众村落与人户的多少而定,一般是游三至七天,大姓望族也有游半个月的。

 

游神前,必须请神。大游神于腊月下旬,由值年会首请三元老司摆供果做朝科,念拜祖请神词:

 

山有昆仑水有源,花有清香月有影;
竹子有笋树有根,莲蓬打从藕上生。
一拜祖先来路远,二拜祖先劳百端;
三拜祖先创业苦,四拜祖先荣耀显。
家住云南喜州贻,苍山脚下有家园;
忠勇义士人皆晓,洱海逸民万代传。
弟子今来无别事,专请三神去游玩;
体察子民情与景,保佑子民享平安。

 

念完后,行三叩九拜礼。接着由沐浴净身的青年男子抬本主神入轿,送往会首家的堂屋或支祠的神坛前,净水洗身,加金挂彩,供入神堂。腊月三十(月小廿九)日三元老司做祭神功课,吹海螺摇宝铃,招兵秣马,并安排游神执事人员及有关事项。正月初二,三元老司“请神下马”轿,游神正式进行。

 

游神的次序,首先是下书,即派一人扛着灯牌 ,牌正面书姓氏堂号,如谷姓书“九经堂”、王姓书“三槐堂”、钟姓书“知音堂”等,背面书“天下太平”等字样,于游神前半日打前站,通知沿途村户,做好迎神准备,联络迎神餐宿事宜。

 

接下来是游神队伍的仪仗队:扛四方神旗二人,在前鸣锣开道;扛“肃静”、“回避”牌各二人;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牌各一人;执“万民伞”一人;执鼓鸣金吹横笛者三人。仪仗队后便是神轿。抬轿者八至二十四人不等,视本主神的大小多少而定。三元老司身穿法衣,头戴五佛冠,手执海螺、三宝铃,随神轿之后护神。会首和收香纸的各一人,整个队伍约三十至五十人,沿途吹打吆喝,如京官出巡,前护后拥,威风凛凛。沿途居民,焚香膜拜,或放鞭炮迎送,以表虔诚之意。

 

游神队伍每至一宿营地, 支祠族长或房头首士必在祠堂或堂屋门前摆放香案,敬上粑粑、豆腐、牲醴、香帛等供品,待神轿一到,躬身相迎。三元老司请神出轿,首士和游神者用手托住神像,毕恭毕敬地将其供进神坛。晚上三元老司先做“施食”和“安神功课” ,接着领跳仗鼓舞。这时,成十上百的白族男女,按照笛子、锣鼓的节奏,围着本主神翩翩起舞至午夜尽欢而散。之后三元老司“安坛”,一日的游神活动圆满结束。

第二天早上,三元老司做完早朝,吃早饭后“差神辞家”,去下一站活动。

游神的最后一天 ,要举行庄重的安神仪式。这天,游神队伍拾着本主神,回到本主庙,由值年会首和三元老司带领支祠各房支族长及执掌旗鼓、伞者一行,将本主神像供上神坛,之后由三元老司做“安神功课”。

 

一切完毕后,总祠族长将各支祠族长及各房首士留下,共商和交接下年游神的有关事宜,如谷姓二十四大会首,按序轮流执年。



今天的内容就先介绍到这里,在明天的专栏中,锦郎依旧会为大家带来桑植特色的民俗,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桑植非遗网

内容节选自:岳麓书社《湖南白族风情》

编辑: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