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特色鲜明,其独特性也体现在服饰上。今天就来看看桑植白族的特色服饰。
桑植白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服装上也保持着本民族的特点。“尚白”、以“白"为美,是白族服装的一个主要特征,有句俗话叫“要得俏,一身孝,内孝外不孝”。所以,白族的服装多以白色为主。
01男子服饰
头戴白手巾(即头巾)是白族男子一年四季的打扮,不分贫富,均是如此。只是头巾的质量与长短不同,一般的用本地“家机布”即土白布,五至七尺长,包三圈以上,富有者用“机织布”,漂洗得很白,长九尺至一丈一尺,能在额前包成“人”字形。
上衣,普遍是对襟白汗衣,套蓝色或扎染满肩马褂,俗称“巴衣儿”,上面刺绣花纹,全用布扣绊五至七个。裤子全是挽腰系带的大脚裤,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白色,上世纪初以后逐渐改为西裤。
腰系挑花兜带,配撒穗荷包。一色白布袜子,天官头鞋。看起来,颜色搭配协调,英俊潇洒,穿上舒适、大方、美观。
02女子服饰
其主要特点是色调明快,结构大方,基本构件一致。一年四季,她们都用长七至九尺、宽两尺左右的白布,盘缠在头上。
未婚女子,头上插花,鬓角边飘点丝穗儿用以点缀,额前梳“刘海”,与当代大理白族少女头饰略有区别。
已婚妇女,头上挽粑粑髻或高把髻, 佩戴吊穗瓜子耳环、玉石仰桩,手戴手镯、戒指,别具一番风韵。老年妇女,头巾则染成青色成蓝色,以示端庄。
上衣,一般都爱穿白布大襟汗衣,小袖,下齐臀部,上套与汗衣款式大小长短相同的青色满肩巴衣儿,腰间紧束绣花蓝色围腰,这样白、青、蓝三色相互衬托,形成鲜明的对比。故对白族女人的打扮,人们形容为“装扮得像鸦鹊(即喜鹊)一样”。
裤子多为青、蓝色,裤腰用白布另接,中型裤脚,长齐踝骨;穿时,将裤腰对折成与腰身般大,用编织纱带或宽腰带系紧,腰带上系细竹缕雕的小针筒儿。脚上缠白布裹脚,穿绣花板尖鞋。这种打扮,显得腰细如蜂,婀娜苗条,从头到脚给人一种朴实、精干、俊俏、大方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上述男女服装,如今只在农村部分老年人中尚有遗存,大部分青年装束已被西装等多种新款服装所取代。
03儿童服装
总的特点是“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头上多戴虎头鼓钉菩萨帽,即帽形像虎头,在额头帽檐上方两端,专做两个耳朵,帽檐上则钉一排银质鼓钉,上钉九个银菩萨,正中一个稍大,多为佛爷或观音像,两旁各四个,多为八仙或罗汉。
帽上还绣有色彩鲜艳的花草,两旁耳边系有小带,用作戴时扣紧之用。身穿各种颜色的花袄和背心,外围挑花兜肚。
下穿颜色协调的小脚裤,五岁以下儿童为开裆裤,俗称“叉叉裤”。颈部戴银质项圈,或“百家锁”。其下吊有小银牌。手腕戴银质小圈,上系三根小链,链端系有锤、铃、斧、签等小玩具,摇摆起来清脆动听。这种打扮,生动、活泼、可爱,至今在边远农村还能见到。
结束语
除了独特的民族服饰,桑植白族在配饰上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下一期就让我们来看看白族的配饰,敬请期待!
内容节选自:岳麓书社《湖南白族风情》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