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过亲之后,桑植的婚礼还有那些民俗礼仪呢?
01拜堂
又叫“接纳”,是结婚的重要仪式,相当隆重。堂院神龛中写着“天地国(君)亲师位”的家神,两旁和各门窗都贴有新婚联,供桌上点一对大红双喜蜡烛,三炷福寿香,摆上供果。桌前地上铺睡垫,上放新被盖,两旁各站一位礼生,锣鼓鞭炮侍候,四周围满看热闹的人群。
礼生一声:“接纳开始,行合卺礼”。新郎立即去花轿前启锁开轿,由一对条件较好的夫妇,男引新郎,女扶新娘出轿,按男左女右位置并立在拜席前。
奏大乐和细乐后,礼生唱赞词,接着行四叩八拜礼:先拜天地,再拜祖宗,三拜父母,夫妻互拜,然后俯伏,礼生念合卺文并唱赞词,升炮奏乐。
拜堂此时,锣鼓齐鸣,唢呐高奏,鞭炮震天,响彻庭院。礼毕,新郎携红线引新娘入洞房,揭去“蒙帕”,摘去“露水镜”,二人共洗“和气脸”,新郎立即出来,行“迎风礼”。
行合卺礼时,上亲和媒人在屋外百米处停歇,等新娘入洞房后,方行“迎风礼”,先在晒塔里摆两桌酒席,由督管、新郎带着乐队,持着“迎书”,迎接上卿至晒塔,按男左女右各坐一席。男方陪客亦前往一同宴饮。
席完,上亲走进堂屋,口喊“请督管”。督管答“免繁了”,又叫“请亲家二老人”,亲家来到中堂,上亲向亲家送恭喜,互相祝贺几句,督管送上亲入正房,媒人随之。
坐定后,新郎亲自给上亲端洗脸水,献三道茶。这里特别要注意,上亲进中堂时必需由东进,在中堂绕一周后按男东女西入座,等候新郎筛茶装烟。
02闹新房
从行合卺礼的当晚闹,先后可闹三天。桑植县各族青年结婚闹新房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说,俗说“越闹越发,人财两旺”。
闹新房时,全村寨的青少年男女,集中在新房里,要新郎新娘献茶装烟,讲四言八句,唱歌跳舞,做戏剧性的动作。如“姜子牙钓鱼”、“双龙含珠”、“龙凤合欢”等,新郎新娘,要摆出糖果、板栗、核桃、花生等让大家吃,直到夜深人静,兴尽方散。
03拜茶
在新婚后的第二天早上行“拜茶礼”。新婚夫妇起床后,和全家人共洗一个“和气脸”,然后去厨房里剥六个熟鸡蛋,表示上拜六亲,其余的蛋由帮忙人去剥。
接着在堂屋里举行拜茶礼。由礼生主持,按内亲外戚的秩序,从老到幼逐人点唱,凡辈份和年龄比新郎大的都可享受茶礼。
拜茶礼
礼生喊xx双福时,新郎新娘要下跪,表示认亲致谢,帮忙人端来一碗有甜酒和鸡蛋的蛋茶交给新郎,新娘拿两支烟,共同交给受茶人,新郎并教新娘喊其称谓如“xx伯,xx叔”等。受茶人接受蛋茶后,要给茶钱,如果是至亲,新娘还要将做的鞋子,用茶盘托出,同时送给受茶人,曰“敬茶鞋”,受鞋人给的茶鞋钱就更多。
04坐上席
拜茶完毕,开始坐席吃饭,百客开普通餐,对上亲要特殊招待,谓之“坐上席”。席一般摆在堂屋里,二、四桌均可,菜肴丰盛,多是鸡、鱼、肉猪内脏之类。
坐上席的人除上亲、媒人外,还要请家族和亲朋中有名望的男女作陪客,“八仙”在旁演奏助兴。厨房上来一盘插有鲜花的四方大块肉,俗称“蒂花”,放上几个空盘,这时坐上席的人就要掏钱丢在盘里,作为帮忙人和“八仙”的小费。
厨子将“蒂花”肉端回切开,炒后再送上桌供大家享用。饭后,上亲和媒人回去,请来男方父母“叫辞”,讲些客套话,如“小女无知,请多加指教”。要把儿媳当女儿样看待”等。
临走时,新郎带乐队相送,临分别时,新郎给上亲和媒人叩头行礼,以示歉意,上亲给新郎脸面钱,多少不拘。
05吃团圆饭
次日下午(也有当日下午),百客和帮忙人都散了,晚餐由新郎新娘亲手烹调,请父母、兄嫂和全家人一块围坐,同吃“团圆饭”。
吃时,新媳妇要向父母和长辈斟酒敬菜,表示孝顺、知礼、贤德。
06回门
新婚第三天,新郎带新娘回娘家看亲,俗称“三朝回门”。去时要带猪肘、酒、糖、粉条等礼物孝顺父母,同时还要送给亲人礼,以表致谢。
回门不论远近,必须当日去,当日回,若一天实在无法回转的,就改为十日回门,所以有“三朝回门不歇,十天回门歇一夜”之说。新娘新郎回家时,受礼人要打发回礼,一般是钱,称“打发钱”。女方父母一再叮嘱新婚夫妇要兴家立业,夫唱妇随,团结和睦,白头偕老。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桑植婚嫁礼仪的全部内容,在之后的节目中,桑植非遗还会继续带你了解桑植其他的民俗礼仪,敬请期待!
内容节选自:光明日报出版社《桑植民俗礼仪大全》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
编辑: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