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稻草龙舞——张家界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

2020-12-19 09:10 来源:未知

  

桑植稻草龙舞——张家界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扎稻草龙
桑植稻草龙舞简介

       桑植稻草龙舞是桑植土家族为主的各族百姓喜爱的民俗舞蹈。稻草龙舞在桑植有史可查为近三百年的历史。清雍正年间桑植县改土归流,“蛮不出境, 汉不入峒”的禁令被彻底废除, 汉族人口大量涌入土家族地区,稻草龙随之传入,之后它依附于土家族的巫傩宗教,成为巫傩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而得以流传至今。

稻草龙起舞告天告地,礼请众诸神

摄影:侯碧云

 “8字花”   摄影:侯碧云

 “翻滚”

 “乌龙绞柱”

       清雍正乾隆年间,桑植“稻草龙”在一年两次的庙会上表演,即盘古的忌日“三月初三”和生日“九月初九”;清咸丰年间,在“上九”、“元宵”、“端午”、“中秋”庙会上频繁活动,后来它的应用范围被扩大,还用于祈祷求兩、祝福、庆贺等事宜。  
 “游龙”
 
       古时桑植“稻草龙”就是一个穰神仪式,分为敬龙、制龙、请龙、舞龙伴龙、接龙、赞龙、观龙等八个程式,祈求盘古大帝、观音菩萨、稻草龙神等众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兴财旺,邪魔远离。其中最有观赏性的是舞龙。
 
“黄龙缠身”
 
        舞龙是一种线条流动和团队协作的完美展示,表演时可单人、双人、多人舞动(十数人),但龙身一般以7节、九节为宜,在锣鼓的伴奏下,表演绕八字、游龙翻飞、五龙出洞、黄龙缠身、滚龙戏水、乌龙绞柱等套路。

“双龙出洞”
 
       桑植稻草龙舞集土家族民间器乐、编织等多种民间艺术之大成,它以激烈奔放的节奏感、动作刚猛有力、造型丰富多变的艺术表演特性,反映了土家族崇武尚勇的民族天性,承载着巫傩宗教祭祀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龙的传人”
 
       桑植“稻草龙”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丰富了群众生活,是多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是族群交流的媒介,它强调合作与和谐,在和谐文明的现时代都有积极意义。

女子舞龙队
来源:桑植非遗保护中心

图片 | 非特别注明来源于网络,所有收益归原版权人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