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间谚语和全国各地民间谚语一样,当文字还没形成时,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而流传。桑植民间谚语从所涵纳的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谚语和社会谚语。生产谚语包括农业谚语、林业谚语、畜牧谚语、时令气候谚语、卫生健康谚语等;社会谚语包括事理类谚语、修养类谚语、时政类谚语、社交类谚语、生活类谚语等。。
![](/uploads/allimg/201218/2-20121Q52244560.png)
整理的谚语集成
![](/uploads/allimg/201218/2-20121Q5230DF.png)
桑植民间文学分布图
![](/uploads/allimg/201218/2-20121Q5231J61.png)
谚语(修养类)
![](/uploads/allimg/201218/2-20121Q52336423.png)
谚语(事理类)
桑植民间谚语通过感知与推理总结了大量生活经验,是民众向后代传授生活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重要手段。桑植民间谚语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经过代代相传,已经融入到了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融入到人们的血液和灵魂中,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短小精悍、简洁明快的表达,修辞多样、丰富生动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uploads/allimg/201218/2-20121Q52350117.png)
兄弟们相聚讲述谚语
街檐上的谚语( 讲述人谢和毕)
桑植民间谚语反映了桑植民众特有的风尚,体现了普通民众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就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通过谚语总结和表现出来,教育世人,传之后代,规范人们行为。另外,桑植民间谚语不但展示了桑植民众的文学创造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语言驾驭能力,桑植民间谚语折射出桑植方言特有的魅力,使谚语成为璀璨绚丽的语言化石,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乡土作家创作时汲取营养的重要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