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项目:桑植白族游神

       桑植白族游神是一种湖南白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是白族后裔为纪念谷均万、钟千一、王朋凯等迁始祖来桑植落脚定居,而创造的民俗活动。桑植白族游神,主要活动区域在桑植县马合口、麦地坪、刘芙蓉桥、洪家关、刘家坪5个白族乡。游神分大游神、小游神。大游神可游十天半月,小游神即游一天。游神分请神、娱神、赛神三个过程。仗鼓舞、打围鼓、吹唢呐和土长号、唱民歌等在游神活动中表演。
       桑植白族游神有着独特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价值,不仅是白族人民的一个民俗活动,更是白族人开办商贸活动的必备项目,极大地加强了白族同土家、苗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经济、贸易、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2009年,桑植白族游神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撰稿: 侯碧云
李法龙摄游神         李法龙摄游神
 
李法龙摄游神         游神出巡-李维跃摄
 

桑植白族游神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钟阳生

      钟阳生( 1932年10月—2012年12月),白族,麦地坪农科站人,县民贸二局退休人员。钟阳生六岁开始学艺,深得钟朝锐、钟朝恩、钟良旭三位白族游神师傅的倾囊相授,能完整演唱《请神》、《游神》、《安神》等游神词,并通晓游神民俗活动的整个流程,有着宏观调控活动顺利开展的能力,被推举为当地白族会首,从1984年建立白族乡开始,他年年坚持组织大规模游神活动,成为远近闻名的白族游神活动大师。
      钟阳生承接传统民俗文化同时,以家传和师传的方式将白族游神、仗鼓舞活动流程和表演套路悉数传给徒弟们,使当地的白族文化得到较为完整地保存。

 

 

 

 

桑植白族游神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钟高仁

      钟高仁,男,白族,1952年生,桑植县麦地坪乡麦地坪村人,桑植白族游神项目的会首。游神是桑植白族后裔为纪念迁始祖克历尽千险万难来桑定居,而进行的一系列祭祀活动。钟高仁作为白族家族一员,从小耳濡目染本民族的信仰、风俗,对崇拜本主的游神活动情有独钟。20岁时,开始拜钟良夜、钟阳生、钟善株等游神会首学艺,先学习用锣、鼓、唢呐、钹等乐器演奏《游神曲》,后学习请神、游神、安神等游神程序;同时钟高仁还学习仗鼓舞、九字鞭等白族游神必演项目。因为他多才多艺而且号召力强,1984年麦地坪白族乡成立时,被村民推举当上了本村游神的分会首。2005年以来钟高仁已成为麦地坪乡一带最有影响力的游神组织者。
       钟高仁组织的游神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保留传统程序。严格按照游神程序开展这项活动,程序即万民伞、仪仗队、本主像、护轿者、三元老司、会首依次出场,再就是仗鼓舞等民间技艺表演,然后是安神娱神活动。因为保留传统,所以游神活动显得古老而神秘。
       二是抛弃一些陈旧的章法。如将原来“马角”去掉,改为“会首”现场游说,更显人性化特征;又如将原来的在本主像前磕头礼换成注目礼,改进繁文缛节,做到了与时俱进。
       三是将白族民间艺术(音乐、舞蹈、杂技)等贯穿于整个游神中,重点突出白族仗鼓舞、九字鞭、围鼓、山歌、板凳龙等乡土特色文化项目,使游神活动成为桑植白族文化套餐。
       为传承白族文化遗产,钟高仁2000年开始授徒传艺。他给徒弟主要传三大艺:一是游神音乐,二是如何担任三元教司,三是仗鼓舞、九字鞭、板凳龙舞,现共有60名徒弟。这些徒弟主要担任游神活动中仪仗队、三元老师、仗鼓舞艺人角色。2010年湖南金鹰纪实栏目现场拍摄他组织的游神活动,做成《游神•仗鼓舞》节目播出。钟高仁在传承桑植白族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恪尽职守,是一个优秀的传承人。

 

 

桑植白族游神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钟以放

      钟以放, 1937年3月出生,高小文化,白族,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家里组农民。
       1943年开始在芙蓉桥第八保小学读书,因家境贫寒于1945年休学;1946年开始跟师父唐先正学习傩戏一年三个月,14岁又投师于陈德正门下分别学习傩戏和游神;后又跟师于王士民师傅专门学习白族游神。对游神多年的学习与了解,在当地年年的王姓上九庙会、正月十五廖坪谷姓祖祠庙会、三月街赶会和十月初十滥船坪大二三神庙会等众多游神活动中,钟以放当之无愧成为游神祭祀主持和游神引路师爷,其严肃庄重、热烈欢欣、祈福送平安的祭祀游神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尊崇和喜爱。
       50多年的民俗文化实践活动,钟以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艺特征:
       一、民俗文化底蕴深厚。钟以放虽只有高小文化水平,但天资聪颖的他自小热爱本土文化,在研习传统技艺同时深入研究傩戏、游神、仗鼓舞等这些民间文化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操作程式等,是桑植白族文化的一部活字典。
       二、讲究严谨的程式。钟以放主持的游神活动,严格按照传统的程序,一丝不苟,请神—游神、跳仗鼓舞—送神等复杂程序都能在他的主持下有条不紊、隆重热烈地进行。
       三、掌握多样技能,技艺高超。游神活动是白族居民纪念先祖、祈求平安、收获好年成的一种民俗活动,集祭祀、舞蹈、民歌、器乐等形式于一体,钟以放完整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艺,以歌者、舞者、老司公的多重身份引领着白族游神这一重要的民俗活动。
       钟以放67岁开始授徒至今,徒弟有:喻明师、陈世勇、王贞纯、王贞其、王峰、佘洪武、王兆己等,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接班人。
       钟以放主持的白族游神祭祀活动,场面严肃、壮观热闹,成为当地白族后裔缅怀先祖、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节会活动;曾先后多次接待中南民院、湖南师大、福建师大、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以及云南大理的专家教授等到芙蓉桥进行有关桑植白族民俗文化的采风调研考察活动,为各位专家教授和师生研究探索桑植白族民俗文化提供了大量的诸如桑植白族游神、桑植傩戏等珍贵的原始资料;特别是在参加2012年7月4日大理访亲团暨白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来芙蓉桥考察汇报会上,亲自率领游神弟子和傩戏骨干弟子为来自全国各地主管民族文化方面的领导、南京大学等全国十四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日本民族博物馆教授横山广子女士等,表演傩戏《招兵买马》选段,深得各位领导及专家学者的好评和肯定。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桑植白族非遗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