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盘的故事(连载1)·卖红薯

2023-04-10 15:16 来源:桑植民间文学精选

  

陈洋盘的故事项目简介

 
图片

陈洋盘,据传是桑植县洪家关乡南岔村陈家湾人,具体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其人生性诙谐幽默,才思不凡,机智过人,其事迹在桑植县,乃至大湘西、湖北省鄂西自治州等大部分地区广为流传,有“桑植的阿凡提”之称。以至现在桑植还有一个特殊的词“洋盘”,意即不专心、吊儿郎当。

在桑植,陈洋盘的事迹都是以口头故事﹑笑话﹑趣闻轶事、歇后语的形式流传的,在史籍上并无记载,属于自然形态的民间文学。在人们心目中,陈洋盘是集聪明、机智、幽默、傻气、吊儿郎当于一体的喜剧性人物形象。

陈洋盘的故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讽刺官府、地主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陈洋盘总是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对官府、地主为非作歹、欺压百姓、鱼肉人民的行为进行痛快淋漓、拍案叫绝地嘲讽和挖苦。二是表现陈洋盘机智的故事。在桑植,陈洋盘是聪明、智慧的化身,不管是与官府、地主斗争,还是扯谎、捉弄人,都表现出了他不凡的才思和过人的机智。三是故意捉弄人的故事。四是陈洋盘扯谎的故事。五是表现陈洋盘傻气的故事。

陈洋盘的故事以睿智的讽喻,与部分桑植民歌、傩戏、桑植歇后语等一起,构成了具有鲜明桑植特色的幽默文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陈洋盘的故事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苦中作乐、富于智慧和正义感,而且它诙谐幽默、讽刺辛辣、生动别致、富于内涵、脍炙人口,因而受到许多地区人民的喜爱。它在流传过程中,又与各地类似陈洋盘式的机智人物的故事混合在一起,成为流传所到的广大地区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陈洋盘的故事对社会的丑恶、人性的弱点、陋俗的旧习进行了嘲讽和挖苦,让人们在笑声中进行严肃的人生思考。以其广泛的内容,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百态,为研究桑植的历史、民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同时也为小品、相声、漫画、小说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今天起,锦郎将在公众号连载《陈洋盘的故事》,带大家一起了解有趣的桑植故事!

图片

01

卖红薯

陈洋盘小时候脑瓜子就很聪明灵活,他会开玩笑,也会捉弄人。有一次,陈洋盘放学回家,路上碰见几个挑空担子的人要买红薯。他跑上前去就说:“你们要红薯吗?要红薯到我家去买!”那几个人听了忙问:“你家有哇,有多少卖的?”
“有五洞。”洋盘回答道。
“有那么多呀!”几个人听说有五洞红薯都信以为真,忙着就跟他走。洋盘将这几个人领到家里,招呼大家就坐。几个人坐不住,只催他快些引到洞边看看红薯。“红薯就在这屋里!”洋盘不慌不忙地说。
“屋里怎么装下五洞红薯!”洋盘说完,将手一指,就把挂在火炕上的蔫薯取下来,口里一本经的数着:“一洞(栋),两洞(栋),三洞(栋).....正好,一共五洞(栋)!”
几个人一看,顿时傻眼了。这洋盘呀洋盘,小小年纪就这般调皮,这般会开玩笑!呵,谁要你那五栋红薯呀?几个人只得好气又好笑地走了。

来源:  桑植民间文学精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编辑: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