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文史】桑植“江西坎”的历史故事

2021-07-16 17:17 来源:未知

  


江西坎
江西坎,在五道水镇境内,它的出名缘于1950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场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剿匪战斗。

No.1
是年7月上旬,解放军某营奉令驻防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的李家河,负责守护粮仓。7月中旬,营部得到桑植土匪要来抢粮的情报,连夜派出两个连,分别在石牌洞、野鸡溪两处设伏,并命令我排带领50名农民自卫队员,赶往两河口。我们在途中与敌相遇。为了把敌人引进埋伏圈,我们边打边退。进入伏击区后,战士们猛虎般地一齐冲下山来,打得敌人昏头转向,死的死,逃的逃,800多匪众狼狈不堪,匪首朱还浦慌忙纠集残部突围,经小路窜回桑植五道水老巢。
 
重创朱还浦匪部后,我排奉令驻在南交界的打火若修整待命。7月21日,接上级指令:“进军五道水,消灭朱还浦。”消息传开,全排指战员精神振奋,斗志昂扬。部队连夜出发,经过沙道沟、三台等地,通宵行军80余里,于22日拂晓前到达五道水。
 
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 ,同志们又累又饿。为了恢复体力 ,连长李金忠下令休息片刻。大家在溪边的石头上坐下来,解开干粮袋,拿出炒熟了的包谷粉,掺着凉水饱餐一顿。一小时后,部队继续向猫子垭方向挺进。途中,碰着两个老百姓装束的人,挤眉弄眼,鬼鬼崇崇。我们将他们截住,通过盘问,果然供出是朱部密探,并说朱还浦、曹子西、肖大武等股匪共300多人枪,已停驻在猫子垭一线,且在江西坎挖掘战壕,安放滚木擂石,准备和解放军拼一死战。

No.2
江西坎是由五道水去猫子垭的必经之路。坎上两面高山,坎下悬崖绝壁,怪石峥嵘,灌木丛生,只有一条羊肠小道,绕绝壁盘旋而上,且在离坎10余米处,突起一峰,形似马鞍,和石山相连,仅容一人通过,非常险峻。
 
获悉这一消息,连长召开了战地会议,动员大家出谋献策。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要攻占江西坎,只有以小而精的部队隐蔽接近敌人阵地,出其不意地突然袭击,方可取胜。李连长最后说:“敌人多出我们十倍,且占据了有利地形,因此只能智取,不能硬拼,所以大家既要不怕牺牲,又要机智勇敢,以一当十,拿下江西坎,消灭朱还浦!”战士们听了信心百倍,斗志昂扬。
 
23日深夜,全排33人,在李连长的率领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江西坎脚下的灌木丛中潜伏下来。天刚朦朦亮,我们突然发起进攻。敌人部署也很严密,当即组织反抗。顿时,枪声像炒豆似的响起来,战斗非常激烈。由于地形对我们十分不利,小迫击炮无法施展威力,而敌人居高临下,将滚木擂石一齐推下,势不可挡。炮兵班长被滚木击中,壮烈牺牲。我们连续3次向上冲锋,均未奏效。我带的一班冲在最前面,有两个战士中弹牺牲,我的裤脚也被子弹穿了3个洞,幸未受伤。就在机枪换弹匣的那一刹那,我和一名战士迅速冲到敌机枪射线的死角处,在一个岩罩内卧下来,用冲锋枪向敌射击。敌人先甩了几颗手榴弹,都滚下坎爆炸了。他们又先后发起8次反扑,企图将我们压下去,但都被我们一一击退。
No.3
战斗形成了僵局,我们无法冲上去 ,敌人也无法冲下来。 不久,李连长又乘敌人射击间隙,带着3个战士和4挺机枪,来到我们阵地,命令我们必须守住这块阵地,绝不让敌人逼近半步。话音刚落,敌人从左侧打来一梭子弹,露在岩罩外面的通讯员中弹牺牲,连长也负了伤,战友的牺牲,更激起了大伙的仇恨,一致要求出击,连长一面安慰大家,一面观察周围地形,然后要我和另外两名战士用树枝将全身伪装起来,利用地形偷袭,又命令机枪手猛烈射击,掩护我们。我们3人趁敌人无法抬头时,极速绕到岩檐下,解下绑腿,结成绳索,攀着石壁上的灌木,悄悄爬上岩顶,然后突然跃起,三支冲锋枪一齐向敌人扫射。防守在岩坎要塞的敌人,还未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一个个应声倒下。
 
匪众吓得丢枪弃弹,四散逃命。接着,我们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敌人炮兵阵地把几个负隅顽抗的土匪击毙,扫清了我军前进的障碍。战士们旋风似地冲了上来,赶到江西坎,朱还浦已带着他的乌合之众,狼狈不堪地向猫子垭方向逃跑了。我们终于拿下了江西坎。这次战斗,我们以33人枪的兵力,击溃了敌人300余人,打死土匪8人,俘虏6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3支,手榴弹4枚,子弹70余发。但我方也牺牲4人,伤1人。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掩埋好烈士的遗体,在墓前栽上青松,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内容节选自:《桑植地名典故》


										

编辑: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