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洞
西莲乡,位于云贵高原的武陵山区,地表石灰岩分布广泛,还有砂岩、页岩。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大面积的喀斯特地形,溶洞发育典型,洞内景观奇特优美,是不可多得的溶洞旅游资源,其中神秘莫测的万人洞就形成于此。关于“万人洞”的来历,还有段曲折动人的民间传说。
No.1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年,生灵涂炭,地方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避免被抓去充军打仗,于是一大批百姓扶老携幼,携上家俱、粮食等躲进了这个溶洞。
后来地方官府知晓此事,派人前来捉拿他们。但由于此洞内面积很广、岔道密布,洞里伸手不见五指,官兵不敢贸然进洞。于是采取了只围不追的办法。据说官兵在洞口整整围了三年,后仍不见有人出来方才离去,有人推测那躲在洞里的一万多名百姓可能早已饿死了,因此万人洞就这样被人们叫开了。
万人洞由两个大小不一的无水洞和水洞构成,上层没有水的洞称为无水洞,下层有水的洞称为水洞。无水洞是万人洞的主溶洞,洞内景象奇特、怪石林立,石钟乳形态万千,似观音菩萨,似家猪,似丘田等等,犹如人为雕塑一般,活灵活现。
要进入无水洞,首先必须爬过一道仅容一个人过去的矮小洞门,体形稍胖的就很难钻进去。无水洞分为万人堂观音殿、祖师殿、千丘田、风洞等许多小溶洞。
No.2
无水洞里要数万人堂的面积最大,万人堂内大约有10亩左右的面积,堂内高约三四十米,里面还可以见到一些古时候的家俱之类的东西,这有可能就是那些躲避战争的百姓居住的地方。
观音殿内石笋如林,形状怪异,其中一高约15米的石钟乳特别引人注目。这个石钟生长得有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故当地老百姓就干脆把这个洞叫观音殿。
而千丘田洞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洞内的石钟乳好比丘田一样,自下而上成梯田形状叠加上去,密密麻麻,栩栩如生,煞是好看。另外,无水洞里岔道密布,分为48个大岔道,48个小岔道,形同迷宫,一个人很难找到出口。
水洞内有十三道圈门,里面布集了险滩、沙滩、急流。因此万人洞充满了神秘色彩,也富有极高的溶洞旅游开发价值。
2004年11月,有几位爱好探险的美国人和英国人在本地导游的带领下,进入万人洞,进行了为期5天的探险,但未能把万人洞走遍。到万人洞有多大,有多宽,恐怕现在还难以找到答案,等待更多的人去探索、去开发,才能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内容节选自:《桑植地名典故》
编辑: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