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看美谷——桑植县美谷幼儿园实施“非

2019-06-30 08:37 来源:未知

  

幼儿教育看美谷——桑植县美谷幼儿园实施“非遗进校园”侧记


      6月1日晚7:00-9:00,桑植县民歌广场,一场由桑植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和桑植县美吉兴集团(美谷、美利)幼儿园联袂上演的非遗进校园惊艳登场,由大人和幼儿担纲主持的18个文艺节目展示了一台精彩的非遗节目。美谷幼儿园近百名幼儿演出的非遗节目《哭嫁》把文艺汇演引向高潮,近千名观众观看演出,没有一个离开,一个个幼儿演出的节目再现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观众谷女士感慨万千:“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我们当年要是也能受到这样的幼儿教育该多好啊。”是什么原由让观众发出这样的感慨,走近美谷幼儿园,你会找到答案。

美谷幼儿园近百名幼儿演出的

非遗节目《哭嫁》

整个幼儿园就像一座城堡,451名幼儿在这里就是小王子、小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这是美谷幼儿园给祖国的花朵准备的幼儿教育礼物。一年又一年,就是这所民办幼儿园,为桑植幼儿教育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特色之路。

 


 

又是一个星期五,家住桑植县城科赛广场的6岁小朋友李帅在六点半钟就起了床,自己穿衣、洗脸、刷牙、梳头、上厕所,李帅做这些事时,轻轻地背诵《弟子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有定位。衣贵洁,不贵华。”完成这些动作,已是七点。李帅来到爸爸妈妈的床前,靠近妈妈的耳朵:“妈妈,妈妈,起床了,美谷幼儿园的车子要来了,你再不起来,就迟到了。”

孩子的声音带着一股童真的清香,把李帅妈妈的瞌睡惊醒了,她马上从床上坐起来,洗漱梳妆,带着孩子出了门,早早地来到指定位置等待美谷幼儿园接送孩子的车辆到来。站在公路旁,妈妈望着儿子,孩子的一言一行让她内心喜欢不已,她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美谷幼儿园。

 

把桑植民族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浓缩成一滴水,实施幼儿教育的精细浇灌,精准漫灌,用一个个细节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三好(家庭的好助手,老师的好帮手,社会的好理手)教育。李帅妈没有想到一个民办幼儿园,会有这种教育理念。

      走近美谷幼儿园,李帅妈妈见到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城堡,教室里,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一幅幅图画体现孩子快乐的暖色,孩子置身其中 ,就像进入一个快乐的天地。教室外的活动场地,幼儿园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桑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孩子喜爱的游戏活动,滚铁环、抓石子、丢沙包、打陀螺、跳房子、唱山歌、做房子,一个个桑植传统民间育儿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开开心心。


      天赋的差异,智力的高低,在这里都不重要,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是美谷的幼儿教育目标。在美谷幼儿园,学制是弹性的,幼儿园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进度。幼儿园老师的任务是根据每个幼儿的能力和爱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成为一个辅助者、激励者和欣赏者。每一天,每个幼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桑植非遗文化传承学习中。

桑植民歌《数蛤蟆》

 

桑植民歌《数蛤蟆》是最受幼儿和家长欢迎的。这首桑植人耳熟能详的益智少儿民歌,歌词幽默风趣,曲调诙谐欢庆,幼儿园老师安排幼儿扮演一只只蛤蟆,一边唱歌,一边表演蛤蟆的动作。“一只蛤蟆啷得儿啷得儿一张嘴,两只眼睛啷得儿啷得儿四条腿,啷得儿啷得儿跳下水,呀哟嗨儿……”从第一只数到第十只,反复叠加,一个个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加法,也学会了乘法。

 

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谷幼儿园有生动体现,有精细传承。“礼、乐、射、御、书、数”有了现代版。在美谷,向老师敬礼,向同学问好,向父母和长辈鞠躬成为“礼”的考核标准。学唱5-10首桑植民歌,用音乐润化孩子美好的心灵,成为“乐”的标准。“射”变成幼儿能丢准沙包,锻炼孩子协调的能力。“御”是教会幼儿掌握滚铁环的技能,让孩子学会驾驭能力。“书”就是幼儿练习写毛笔字,临摹字帖,培养幼儿的安静性格。“数”变成抓石子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数数。



      在美谷幼儿园这座城堡,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处的小社会,城堡的老师、幼儿、保育员相亲相爱,共同呵护着美丽的家园。走出城堡,一个个王子和公主成为社会最受欢迎的小公民,家庭最可爱的小精灵。从3岁到6岁,美谷幼儿园创办20年,共有3518名幼儿在这里快乐成长。许多人发现,从美谷幼儿园走出的孩子,身体是健康的,社会适应是良好的,学业成绩是优秀的,他们长大后,每个孩子有个人的理想,有家庭和社会的抱负,个个具有保证自身生存的能力,还有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能力。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这所民办幼儿园点赞?



 

来源:新桑植

责任编辑:葛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