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授牌颁证现场
10月29日,我市举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牌颁证仪式,并宣读了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国、省级非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所属非遗项目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各自项目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市文体广新局调研员邓民表示,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此次通过朴素而庄重的授牌颁证仪式,表达了对非遗传承人的重视和尊敬,彰显了党委政府提高全社会共识、加强非遗保护的决心,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信心和积极性、自觉性。他希望全市非遗管理人员和传承人都要以优秀非遗传承人为榜样,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理论学习和田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保护传承能力,进一步推动全市非遗保护工作。
据了解,我市新增的3名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尚生武、周纯勤、朱丽珍,传承项目分别是桑植民歌、土家族撒叶儿嗬(桑植跳丧舞)和张家界阳戏,全市现有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至此均有了国家级传承人。新增的4名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为钟必武、李承锋、邹启仲、张绣云,传承项目分别是仗鼓舞(桑植仗鼓舞)、龙舞(板板龙灯)、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和土家族刺绣,其中龙舞(板板龙灯)和土家族刺绣实现省级非遗传承人零的突破。截止目前,张家界市已申报认定区县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515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17人(其中3人已故)、市级74人(其中6人已故)。(刘潇)
尚生武
1995年为国家主席江泽民演唱桑植民歌(左一)
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节目拍摄
1952年出生的尚生武1978年起学习桑植民歌,其演唱的民歌多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录制并向全国播放,曾赴前苏联、德国等国展演,2010年认定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传承人。
周纯勤
率徒弟表演撒叶儿嗬
给徒弟传授舞蹈手诀
72岁的周纯勤15岁便开始练习土家族撒叶儿嗬,吉首大学、省民族歌舞团等民俗和舞蹈专家曾研究其技艺,并形成研究课题,在湘鄂边境影响较大,2014年认定为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遗传承人。
朱丽珍
2007年春晚朱丽珍导演并任主演的小戏曲“振兴阳戏看新秀”
给演员指导动作
现年76岁的朱丽珍1956年起参与创建张家界阳戏剧团,至今从未间断学习和传艺,是一名集编、导、演及化妆和服装设计于一体的阳戏艺术家,2014年认定为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遗传承人。
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排名不分先后)
钟必武
“一摆一转”
为学生传授仗鼓舞
钟必武9岁随父学习桑植仗鼓舞,13岁师从桑植仗鼓舞国家级传承人钟会龙,20岁掌握全部套路。他开班授徒、进校教学、整理失传套路,曾组队赴香港、上海等地演出,2012年认定为张家界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李承锋
拼接龙头
舞动龙头
李承锋26岁学习板板龙灯,至今已有30年丰富道具制作和表演经验,所带队伍能展示出“太极图”等多种传统阵型,央视、湖南卫视曾专访报道,2010年认定为张家界市第一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邹启仲
和民间艺人在一起伴奏排练泼水龙
邹启仲(右)指导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女子队排练
邹启仲10岁加入泼水龙队伍表演,师承省级非遗传承人邹启祥并协助挖掘创新表演、制作技艺,率先组建张家界泼水龙女队,多次参加省农运会并获奖。他免费开班授徒、义务入校传艺,2012年认定为张家界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张绣云
赴美国北卡参加了罗利艺术节开展交流
组织参加土家刺绣培训班
张绣云8岁拜师学习土家族刺绣,自办公司专事土家族刺绣挖掘保护和研发生产,完成了张家界山水画、民族服饰刺绣系列工艺革新,被授予湖南省“工艺大师”等称号并受邀赴美国交流展示,2012年认定为张家界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责任编辑:葛小雪
来源:文化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