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重拾起民族记忆 ——我县首家非遗传承

2018-09-08 15:57 来源:桑植非遗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渐渐忘却了一些关于民族的记忆,只在记忆中留下一点民族文化的片断。重拾起民族记忆,让行将消亡的影像逐渐还原并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以此薪火相传,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桑植非遗工作者潜心探索新途径,创新新方法,为留下宝贵的民族记忆正在付出辛勤努力。 



       95日上午,桑植县金豪大酒店能容纳300多人的会议室济济一堂,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基地授牌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县文体广新局、县非遗保护中心,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及学生家长等近400人参加授牌仪式。


      你们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独树一帜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到幼儿教学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长了知识,我为你们点赞。整个活动在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李法龙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拉开序幕。当县美谷幼儿园园长尚花群从李副局长手中接过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牌子时,激动地说道:接过这块牌匾,就意味着肩负责任和义务,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就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让孩子们在非遗文化的熏陶中成长、成才、成功。美谷幼儿园是我县规模较大的一家民办幼儿园,具有良好的社会口碑。学校长期致力于走特色教学之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借助民族文化的灌输,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主动承担起了传承非遗文化的重担。正如尚园长所言,要把民族传统文化镌刻在孩子成长年轮的最核心处,把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滴水的漫流方式注入到幼儿心田,让孩子们能够重拾起渐行渐远的民族记忆。


      经过前期工作对接,该园提出了将桑植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幼儿园,非遗保护从娃娃抓起,让老祖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重新在孩子们身上再现的特色幼儿教育思路,县非遗保护中心经过认真考察审核,觉得该园符合设立基地的各项条件,决定授予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基地成立后,非遗保护中心将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挑选适合的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入基地,让孩子们从小沐浴我县传统文化熏陶,学习和掌握民歌、民舞、手工技艺等非遗技艺,达到传承保护和儿童教育完美结合的“双赢”目的。



       活动现场,美谷幼儿园为观众精心安排了非遗项目展示,钟必武、满元恒、张贤旭、钟彩香等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表演了仗鼓舞、九子鞭、花灯、土家围鼓等。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侯碧云现场为大家讲解了花灯、围鼓等起源、技法特点等专业知识,独到的解说,更是增加了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桑植民歌市级传承人张家庆还为大家即兴演唱了桑植民歌,家长代表也登台进行了笛子演奏,精彩地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一直以来,县非遗保护中心坚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先后到县澧源一小、县四中、省艺术职业学院、吉首大学等开展活动。将美谷幼儿园作为我县首家非遗传承基地,是我县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举措,旨在广泛深入地形成非遗传承的土壤,真正实现民族记忆的重拾。下一步,县非遗保护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调研,科学布局,构建全县非遗传承基地网络,为非遗保护焕发新的活力做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葛小雪